话说最近美国政坛,真是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,各种新闻满天飞。这不,特斯拉那位“钢铁侠”马斯克和国务卿鲁比奥,都成了新闻主角,还都跟媒体杠上了。
先说马斯克这档子事。3月21号,他去了趟五角大楼,本来嘛,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去国防部串个门,也算正常。结果,《纽约时报》好家伙,直接来了个“惊天大爆料”:说马斯克是去听“对华战争计划”的绝密简报去了!还煞有介事地说,那简报有二三十张幻灯片,详细讲解怎么对付中国。
这新闻一出,网上立马炸锅了。不少人嘀咕:马斯克虽然在政府挂了个职,可他骨子里还是个商人,跟中国生意做得热火朝天,让他看这种机密文件,是不是有点离谱?
特朗普那边反应也很快,立马出来辟谣,说这纯属“假新闻”。他解释说,马斯克跟中国有生意来往,要是五角大楼真提中国的事儿,马斯克肯定扭头就走。他还替马斯克说话,说压根儿就没啥“秘密计划”,更没跟马斯克讨论中国的事。
这事儿吧,咱也捋捋。《纽约时报》这报道,漏洞不少。首先,它没说消息来源是谁,这就有点不靠谱。其次,马斯克的商业背景在那摆着,让他接触军事机密,逻辑上说不通啊。
再来说说鲁比奥这边。同一天,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也搞了个大新闻,说鲁比奥这位国务卿,存在感不如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。言外之意,鲁比奥这是被架空了,成“空头国务卿”了。
鲁比奥一听,可不乐意了。他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开怼CNN,说他们是“八卦媒体”,为了流量啥事都干得出来。威特科夫也出来帮腔,说CNN纯属造谣,这是故意挑拨离间。
CNN这报道,也有问题。它没拿出啥实锤证据,就说鲁比奥被边缘化,这有点武断。而且,外交工作本来就分工不同,威特科夫活跃点儿,不代表鲁比奥就没事干了。
这两件事儿,都指向了一个问题:美国媒体的公信力。现在这年头,信息量太大,真真假假,让人眼花缭乱。有些媒体为了博眼球、抢流量,啥事儿都敢写,也不管真假。
尤其在美国,党派斗争这么激烈,媒体的立场也越来越鲜明。有些媒体成了某些党派的“传声筒”,报道新闻也带着立场,很难做到客观公正。比如,《纽约时报》和CNN,就被共和党认为是民主党那边的,所以他们的报道经常被共和党质疑。
其实,类似的事儿,以前也发生过不少。从“通俄门”到新冠溯源,都有一些媒体的报道被质疑不实。归根结底,还是有些媒体缺乏严谨的调查和核实,加上政治立场的影响,导致报道失真。
所以啊,现在看新闻,咱们也得多个心眼儿。别光看一家媒体的报道,要多方比较,自己判断。毕竟,新闻这东西,有时候也像雾里看花,真假难辨。
这就好比古人说的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,放到现在也适用。咱们得多看、多听、多想,才能不被那些“假新闻”忽悠。
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。拨开迷雾,才能看清方向。
